目前,《中国财政年鉴》(2021卷)已进入编撰环节。经业内专家、学者严格评选,从多家财税、财经专业期刊选送的论文中选出理论研究论文12篇、工作研究论文11篇,将在《中国财政年鉴》(2021卷)予以推介。辽宁大学经济学院、地方财政研究院王振宇教授发表在《财政研究》2020年第8期文章《基层财政“三保”压力:历史演进、现实症结与长效机制构建》作为工作研究论文成功入选。该篇论文被收录和推介,是国内学界和业界对我院在财政领域研究的充分肯定,有助于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。
入选论文作为国内首篇系统梳理和总结基层财政“三保”压力的文章,对1994年分税制以来基层“三保”支出压力的缘起、演进及形成机理进行归纳总结并划分为三个阶段:分级管理—显现阶段、以县为主—奖补结合缓解阶段和统筹结合—常态化管理阶段。基于此,概括提出我国基层财政“三保”支出压力包含显性刚性支出、隐性刚性支出和临时应急刚性支出,并选取县级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对县级“三保”财政支付能力进行量化评估与预警分析,得出“中等地区”现象的基本判定。最后,提出要以对冲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,打造升级版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,有效注入流动性;深化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有效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;推进各类民生社会事业改革进程,有效防止民生福利陷阱等对策建议。
作者简介:
王振宇,二级研究员、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,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、辽宁省财政学会会长、辽宁大学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《地方财政研究》名誉主编。长期担任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、省人大财经委智库专家、省政协智库专家。研究方向为财政制度与政策、财政体制、地方财政,并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、分税制财政体制、财政“三农”、地方政府债务、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有较系统的研究。组织各类研究项目40余项,在国家重点报刊刊发学术成果30余篇,50余项成果得到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,其中6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批示,8项社科类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奖励。2006年成为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,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2016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称号,2017年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领军人才,2018年入选第七期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,2020年获得第三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。
司亚伟,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科研助理,经济学博士。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、地方财政。在《财贸经济》《财政研究》《地方财政研究》《林业经济问题》《瞭望》《中国财经报》等期刊报纸发文10余篇,主持4项省级社科课题和3项横向课题,9项资政建议获得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,作为主要参与人1项成果获第八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·成果奖(省政府奖)一等奖。
成丹,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,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博士后,经济学博士。现任《地方财政研究》编辑部副主任,辽宁省财政学会理事。研究方向为财政体制、地方财政、财政政策等。主持及参与课题近30项,专著1部编著7部,在《世界经济研究》《国际经贸探索》《财政研究》《地方财政研究》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成果15篇,9项成果得到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,4项研究成果被省政协、省发展改革委、省财政厅等实际部门采用,研究成果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3次,二等奖1次。2018年入选辽宁省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千人层次人选。